深化媒體融合 應勢而為尋求突破
“大家好,我是鷹潭日報社AI虛擬主播小柿”“大家好,我是鷹潭日報社AI虛擬主播大為”……6月16日,鷹潭日報社推出的雙人AI虛擬主播一上線,便讓人眼前一亮?!巴弁弁?全國首個雙人AI虛擬主播!太贊!太驚喜了!”“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期待綻放精彩”“這個好!可以最大化地節(jié)省報社的人力物力,并且保證播報不間斷”……
應勢而為尋求突破
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新華社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實現了從單一景深機位到多機位多景深、微笑播報到多樣化精微表情播報等進步,讓人們對AI主播有了更多期待。而這次鷹潭日報社嘗試雙人AI主播播報也是其媒體融合不斷深化的體現。
“媒體融合的發(fā)展形勢既喜人又逼人。”鷹潭日報社社長袁因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鷹潭日報社作為地級市黨媒,不是消極地站在報社層面思考媒體融合,而是主動出擊,站在市級全局層面進行謀劃和布局推進媒體融合。
談及雙人AI虛擬主播的創(chuàng)新,作為技術提供方,杭州相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周昆介紹,這一AI主播編輯系統(tǒng)是該公司獨家研發(fā),并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快速產出AI主播的制作工具,編輯人員僅需要輸入文字內容或者上傳音頻文件,即可快速生成具備同步口型、比擬真人及自然動作的AI主播視頻,支持雙人同框顯示、獨立畫面播報等,支持輸出4K超高清視頻。
作為AI虛擬男主播“大為”的原型,鷹潭日報社記者余德智的體會更深。他表示,鷹潭日報社AI虛擬主播從最初的想法到最終落地,前后歷時三四個月,從一開始的定妝到中期的拍攝再到后期虛擬主播的訓練調試,整個過程是比較辛苦的,但同時也是值得的,展現了報社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前瞻目光。
可以說,面對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大勢,應勢而為推出的雙人AI虛擬主播,是人工智能與媒體融合相結合的又一次突破。
共享共贏營造生態(tài)
“技術是媒體融合的支撐,貫穿于媒體融合全過程。而虛擬主播是鷹潭日報社致力于技術融合所提供的服務之一。”袁因介紹,利用3D人臉重建、運動捕捉、動畫確定以及單張照片生成虛擬化身等核心技術,可以方便地為入駐鷹潭智能融媒云平臺的用戶提供虛擬主播、語音播報以及適合在手機終端呈現的融媒體產品。
同時,在進一步交流中記者還了解到,鷹潭日報社媒體融合的理念并不局限于立足媒體單位,還包括鷹潭市所有政務媒體甚至有一定影響的自媒體也納入其融合范圍。并且在媒體融合深度上,堅持平臺融合、內容融合、技術融合齊頭并進,創(chuàng)建了該市統(tǒng)一的媒體融合終端平臺、編輯后臺、技術服務平臺,對市級融媒體中心平臺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
以創(chuàng)建全市統(tǒng)一的媒體融合終端平臺——鷹潭在線客戶端網絡平臺為例,袁因介紹道,平臺融合也好,渠道融合也罷,都是推動媒體融合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幾年,鷹潭日報社遵循共享和整合的創(chuàng)新思路,不斷開發(fā)新的服務功能,自2016年以來,每年都對鷹潭在線客戶端進行改版升級。今年已開發(fā)建設了“鷹潭號”,為各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民間組織、企業(yè)和個人提供集中統(tǒng)一的信息發(fā)布平臺,并迅速擴大了入駐用戶,信息發(fā)布呈井噴式增長,并且引入了算法技術,實行精準推送,適應了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需求等。
正所謂“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通過不斷改版升級,可以看到,目前的鷹潭在線客戶端擁有新聞發(fā)布、政務(黨務)公開、網絡問政、民生服務、商務合作等功能,作為鷹潭唯一的綜合性的、多功能的大型移動網絡平臺,已經發(fā)展成為推進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統(tǒng)一終端平臺,鷹潭日報社致力打造的地級市融媒體中心平臺建設,也形成了共融共通、共享共贏的媒體融合生態(tài)。
相關關鍵詞: 媒體融合
新聞媒體軟文發(fā)布推廣聯(lián)系電話:19937817614
標簽: